艺者A-Z | 往来成古今:徐乐乐、徐累、张见
时间:2022.02.15

往来成古今,表现为水墨艺术特质上的“继往开来”和“熔古铸今”。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这三十年,随着对传统认识的深入,水墨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对传统的表现方式也逐渐发展为更细腻、更个性的结合。在创作手段和观念上,部分艺术家则呈现出更为开拓的姿态,扩张了水墨的领域。通过多样的水墨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,呈现艺术家的情感内核和社会思考。

或许,在驻足于作品凝神思索之前,听听作品背后艺术家的故事,更有助你产生自己与作品间的“心灵感应”。

下面,是徐乐乐、徐累和张见的创作故事。

(介绍顺序以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名)


1663177809153137QTLT.png


1663177839921.png


1955 出生于江苏南京

1973 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

1978 进入江苏省国画院

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,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,

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


1663177881395347sHYz.png

徐乐乐把女性特有的感性思维,运用到了其画作当中。她创作的古代人物画与我们理解的传统人物画有很大的不同,充满了古风趣味,其造型不追求写实性,人物不协调的比例,与带有些许水墨写意之韵味,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性,线条与着色不刻意追求一致顺应,看起来自然生动,这完全是内心田园的精神产物,极具新时代的审美情趣。


2.jpg

开脸集系列

70cm×34.5cm(每幅)

纸本设色

2015


1663178140883364GJXz.png



1663178160554.png


1963  出生于江苏南通

1984 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

现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,硕士研究生导师

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


《如梦令》中,一匹白马不偏不倚地站立于悬空的绳索之上,白马重量造成绳索弯曲,呈凹形。画中的马,是徐累作品中最重要的母题。值得注意的是,他并非着力描绘马的自然或历史形态,而是将马引经据典的设定为某种意义的象征符号,置身于戏剧性的场景中。白马非马,亦如精神分析学家荣格的说法:“我们发现,在这里,马被用作时间的象征,但同时也是世界的象征”。


4.jpg

如梦令

263cm×460cm

绢本设色

2017

《如梦令》的背景中,徐累运用了明度很高的色彩,这与他 2012年以来的艺术转折有关:以往他的作品大多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,被墙体、屏风、帷幔所包围,这与当时自我幽闭的心境有关。这种心境体现在色彩上,往往是以灰色调为主。而此番用色上的改变,除了既有心境的转变之外,也有他对现代性的思考与参与:鲜亮的颜色,是艺术家对时代“表面性”的一种探索,是他以更广阔的视角与题材践行自己的探索之路的体现


1663178295413687H7RW.png


1663178323131.png


1972  出生于上海

1995 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,获学士学位

1999 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,获硕士学位

2008 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,获博士学位

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,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

国家一级美术师,博士研究生导师


1663178514873349DM3f.png

《叠》系列新作品,虽然和“桃色系列”有相同的画面元素—布纹,但是更加提纯了创作概念,把过去曾表现过的太湖石、桃花等具象元素全部去掉,使布纹成为画面上唯一的表象。在颜色选择上,张见受到了宋瓷的影响,选择了一种淡远的粉绿色。对于《叠》系列,就像只用三个音符弹奏一支曲子,普通的乐手,弹的也许单调也许乏味,但如果是高手,几个音就可以创造出天籁。张见就曾听过这样的演奏,也深受启发,《叠》想做的就是这件事。


6.jpg

叠 No.4

76.7cm×202cm

绢本设色

2018

张见以极简、提纯的手法去创作《叠》,就是想在文化线索方面,对“吴带当风”、“曹衣出水”的古典线条样式进行思索、溯源,它们由何而来?由历史造型而来,获得成功之后,后人定格了其样式化的线条。那么今天,艺术家在创作中可不可以再现这样的过程,创造当代的线条样式?《叠》是张见对这些思考的回答,也是探讨。


7.jpg

叠 No.6

89.5cm×114.5cm

绢本设色

2020


166317863352519313pq.png


承古意,启今声。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不断的交融思考,构筑的是中国水墨艺术的新传统,而“往来成古今” 的当代水墨故事,也有请大家与我们一齐见证!